媒體報導

陪著你自立互助:更生人復歸社會的漫漫長路

「我不喜歡叫他們更生人,我喜歡稱呼他們『同學』。」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社企發展部鄧主任說起基金會的服務對象,簡直可以說是「如數家珍」,受服務「同學」的來處、去向、興趣、家庭背景、就業狀況,他掌握得恰如其分,他沒有明說的是他對「同學」們真摯的關懷與投入,猶如利伯他茲的理念──「一個都不放棄」。

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監所的關係修復者

2001 年起,利伯他茲的創始團隊便穿梭各大監所,推動監所收容人的心靈重建工作,陸續在監所舉辦超過 70 場的新生命體驗營。本著於監所實踐教化的豐厚經驗,並深感毒品氾濫的嚴重性,2009 年正式成立基金會,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專職服務藥癮更生人的「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利伯他茲原文為「Libertas」,源自拉丁文,其意為「自由」。利伯他茲執行長周涵君企盼藥癮更生人經過適切的輔導,身心靈皆能獲得解放,貫徹組織的名號以及初衷。

「監所教化,是我們改善『同學』的起步。」跨過監所的高牆與蛇籠,利伯他茲於矯正機關內舉辦活動如「新生命體驗營」、「懇親會」等,並開設「生命教育」、「自我探索」等課程。以新生命體驗營為例,利伯他茲邀請戒毒成功過來人經驗分享,小組討論讓收容人們交流、交換故事,更以「給家人的一封信」廣受收容人好評,穩固其與家人們之間的連結。

出了監所那道堅實的牆,還有「社會」這堵隱形高牆,如果說教化是改善收容人的起步,那「關係」便是收容人得以復歸社會的開端。鄧主任眉頭一蹙,娓娓道來收容人出監所後所面臨的困境,「服刑完出來,必須面對 2 個問題。」首先,藥癮更生人的家庭若在,其必然希望取得家人的諒解與支持,因此,利伯他茲的專業社工會評估狀況,透過定期家訪、面訪及電訪了解更生人與其家庭的需求,必要時安排心理師協助更生人重建婚姻、親子等家庭關係;此外,他們也轉介無家更生人進入合適的安置機構,或安排配有住宿空間的工作單位,使更生人不致流離失所。

陪伴你找工作,以及人的價值

關鍵的下一步,是輔導更生人「找工作」。「我們希望協助這些同學們找到工作,有了工作和收入,人的價值才能被體現。」鄧主任說。然而,更生人看似孑然一身,背負著的社會標籤卻形影不離,即便有心找工作,仍被前科狠甩巴掌,鄧主任更說:「許多同學過去就在『公司』(黑社會、幫派等)工作,沒有一般場域工作經驗,沒有專業技能,更沒有人際互動技巧,只能到工地做粗工、打零工,領時薪,也沒有健保。」現任利伯他茲基金會執行長的周涵君有感當時的情況所能提供的協助有限,便於 2015 年 7 月成立「七品聚實習餐廳」,作為有意願工作的「同學」的友善職場之一。

七品聚的空間原為民宅住家,經改造後,3、4 樓做為基金會辦公室,1、2 樓則為實習餐廳店面。鄧主任提及,能在這裡穩定下來,也是得來不易的成果。原來,因為利伯他茲的服務對象為藥癮更生人,來此的青少年、更生人總面如槁灰、無精打采,又為了保護服務對象,必須竭盡所能的低調行事,往往遭受過去據點的街坊鄰居的質疑眼光,甚至被掃地出門。

(七品聚實習餐廳中顧客用餐情景)

七品聚:建立自信與成就感的轉職平臺

現在的七品聚,不僅是個舒適的餐飲空間,也是藥癮更生人的轉職平臺。主要提供中式簡餐,配置一位擁有廚師證照的專業技術輔導員,同時擔任七品聚的店長。七品聚以「師徒制」為訓練方式,透過專業廚師一對一的教學,訓練學員的手藝,並鼓勵學員考取中餐丙級證照(以下簡稱丙照),藉此建立自信心與成就感,同時培養專業技能,以利為期 6 個月的輔導結束後順利就業;此外,顧客用餐時,鄧主任鼓勵但不勉強學員與顧客互動,透過工作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更多進入職場的籌碼。

(七品聚實習餐廳採師徒制教學)

七品聚前後輔導超過 15 位更生人,其中有 7、8 位考取中餐丙照,3 位因經濟狀況好轉或心態調整而復學,之中又有一位正就讀社工系。「他對廚房沒有興趣,但他對助人工作有興趣。」這位社工系同學因家庭支持系統完整,晚上到學校上課,早上則在基金會擔任校園反毒夥伴,於國高中進行毒品預防概念宣導,由於年紀和國高中生相仿,將自身經驗作為教材,更加有說服力。

距離七品聚不遠處,便是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老人自費安養中心,這裡是七品聚的延伸。安養中心地下室有一個偌大的餐廳,餐廚設備相當完整。拜訪時屆長輩們用餐時間,只見長輩們井然有序的坐在貼有自己名字的座位上,等待餐廳員工們送上營養美味的餐點。這些員工都是利伯他茲的學員,於餐廳內外場各司其職,「我們將有興趣考丙照的留在七品聚實習訓練,其他的人力分配到這邊來。」鄧主任一邊向長輩與學員們打招呼,一邊說明。

(七品聚的學員於安養中心廚房收拾善後)

多元職場培養專業技能,自立互助

在利伯他茲還未進駐安養中心餐廳時,長輩們到了用餐時間必須一一排隊取餐,因年長而行動不便的長輩也入列等待,一手端著餐點、一手還得拄著拐杖或助行器,推來擠去,一頓飯吃得烏煙瘴氣。七品聚今年(2017)8 月便以現行的「半客製」模式提供服務,學員們清晰記得長輩們用餐的需求,這位要大的飯小的湯、那位要小的飯大的湯、另一位不吃蛋,餐廳學員們分別為 60-70 位長輩裝填好餐點,長輩入座後便可優雅進食。

少去排隊與推擠,學員們與長輩珍惜省下來的時間,拿來彼此了解,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鄧主任說,「長輩和這些『同學』們一樣,都是社會上的弱勢族群,他們能夠互相理解。」看這長輩與學員熟稔的交流談話,這才了解:「差異」是一刀兩刃,可以形成排除,也可以是互補,彌補彼此的缺口。

(七品聚為安養中心長輩準備的餐點兼顧美味與營養,也都經過調整,使長輩能好吞食下嚥。)

利伯他茲還有 2 個服務「戰場」,分別是 2016 年 7 月正式營運的「心聚點咖啡小棧」,以及今年 1 月甫成立的「九個菓子工作坊」。心聚點鎖定 20 歲以下青少年為服務對象,指導他們西點烘焙與飲品製作,一樣也鼓勵考取烘焙丙照;九個菓子則提供對餐飲較無興趣的學員另一個選擇,發展線上零售事業,明確將品牌理念定位為「更生人幫助更生人」,販售商品囊括臺灣各大監所產品,如臺北監獄的藥燉排骨、岩灣監獄水餃、屏東監獄的醬油,特色是絕不會偷工減料(因監所人事成本較低,較無管銷壓力)、性價比高;此外,也零售健康的有機食品,如優質蛋場的新鮮雞蛋。

(心聚點咖啡小棧入口處)

(心聚點咖啡小棧一隅)

復歸社會漫漫長路,需要慢慢走

藥癮更生人因承受汙名,被認為「服刑是因為你活該啊!」、「父母生得好手好腳,卻吸毒毀一生!」然而,許多人在用藥之前已處在社會邊緣,例如生來父母即是藥物濫用者,這使得他們的社會復歸成一條漫漫長路。

也因為大眾的不認識與汙名,利伯他茲相較其他社福團體較難籌募捐款。好在利伯他茲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培力就業計畫支持,使得上述 3 個起步不久的社會企業得以運作,創建多元的職場培訓,陪伴更生弱勢者能安身立命,回歸社會生活。

(利伯他茲基金會運作多元社企,陪伴更生弱勢者培養專業、回歸社會。)

目前在培力就業計畫的支持下,利伯他茲共輔導 12 位學員(中餐廳 2 位、安養中心 4 位、心聚點 3 位以及九個菓子 3 位),每位學員陪伴 6 個月為限,「一年能輔導到 18 個就算多了!」鄧主任說。然而,根據法務部矯正署統計,截至 2017 年 9 月,全臺監所收容人超過 60,000 人,直接或間接(為購買藥物而犯偷竊、強盜、詐騙等罪)共占了其中的 75%-85%,「我們只能救那麼一點點。」鄧主任感嘆。

然而,協助藥癮弱勢者回歸社會也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根據利伯他茲的輔導經驗,一位藥癮者要 2、3 年完全不碰藥,可能需經歷 6 次復發,「但我從不脅迫他們應該怎麼做,因為他們是自由的人。」鄧主任說,「當彼此建立信任關係後,你會發現他們比誰都好相處,因為他們直接、沒有心機。我們要有足夠的敏感度,最重要的是『傾聽』,傾聽本身就是一種治療。」

出處:NPOst 公益交流站(黃愉婷)http://npost.tw/archives/38344

社會企業聯絡電話:(02)2936-2989

七品聚餐廳粉絲團

利伯他茲臺北諮商所

Rebirth cafe 心聚點

九個菓子粉絲團

© 2021 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