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生活輔導員
心理系畢業的大學生能選擇的工作本就不多,而在大三課程參訪那一年我認識了生活輔導員這個行業,與孩子們一起生活、陪伴著他們成長,聽起來是一份很和諧美好的工作內容,大學剛畢業的我對於這份工作懷著很大的期待和夢想,覺得是一人很有價值閃閃發亮的助人工作。
看似簡單的「照顧」但背後卻隱含著許多複雜和多元性的內容,但卻容易被輕視或模糊,當實際工作後才了解到,這份工作不像社工一樣被大家廣為人知,工作時間長且需要輪班,與護理人員相比也同樣辛苦,有時也需要因應不同孩子的需求,情緒不穩的晚睡陪伴和早起孩子的就學準備,這樣的生活節奏都影響著自己的生理時鐘難以有好的休息。
每位來到安置機構的孩子都帶著不同背景,照顧的過程勢必會引發一些抗拒和衝突,而做為一名生輔員的我,必需去化解這些狀況,思考如何協助孩子適應不同環境和情緒調適,面對這樣的勞動現場其實並不輕鬆,也須時時保持高度警覺性難以鬆懈,然而,儘管面臨著種種困難和挑戰,現在的我依然堅守在生活輔導員的崗位上,我依然覺得這份工作很有價值和耀眼,但那份光亮不同於當初的那份助人工作,而是來自於和孩子的生命經驗交會的過程中,自己也跟著努力成長,走過自我懷疑和挫折經驗後,漸漸學習調適自己的狀態,讓自己能帶著專業和溫柔去面對這份工作所帶來的挑戰。